欢迎访问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教学督导与评估建设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督导 -> 工作简报 -> 正文

课堂教学质量督导情况

发布日期:2024-10-14  来源:   点击量:



课堂教学质量督导情况

为稳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督导组在过去一个月里对全校12个学院开展了全面的课堂教学质量督导工作。通过随机听课的方式,督导组深入了解了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情况。现将此次督导的详细情况反馈如下:

一、教学亮点

在督导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肯定和推广的教学亮点,这些亮点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

1.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设计良好

许多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熟悉教学内容,还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他们利用PPT、白板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同时,他们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串联,通过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这反映出教师备课充分、教学设计得当。

2.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例如,学前教育学院王诗虹老师在讲述“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部分”时,教师不仅详细解释了这两个概念,还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总结出其优缺点,超越了教材上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重视课程导论,增强课程吸引力

部分教师在开第一课时注重课程导论的讲解,通过深入剖析课程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作用,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教师不仅介绍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还阐述了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秦凤老师在导论中详细讲解了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学好这门课程的方法和技巧。这些讲解不仅让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案例教学运用得当,增强感性认识

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善于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教师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常文龙老师在讲授某个复杂的数学概念时,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数学概念,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主要问题

在督导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制约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1.部分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新

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缺乏自己的理解和创新。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复述教材内容,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PPT制作和使用不当

有些教师在制作PPT时只是简单地扫描教材内容并粘贴到PPT上,没有充分发挥PPT对教学的辅助功能。他们只是将PPT作为展示工具来使用,而没有将其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结合。这种使用方式降低了PPT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听课体验。例如,有的教师在PPT上只显示了一个标题而没有具体内容,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知识点而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和说明。这种PPT制作和使用方式易让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还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课堂时间利用不充分

个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只简单地讲解知识点并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只讲课不到20分钟就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和讨论。

4.教学设计意识有待增强

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教学设计意识。只简单地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简单地念了一段教案就结束了,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和乏味,还难以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5.部分学院未能提供上课邀请码,影响线上听课巡课

在督导过程中,部分学院未能提供上课邀请码或上课链接大量缺失,导致督导组难以对相关课堂进行听课巡课。

三、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引导教师深入了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力。

2.优化PPT制作和使用方式

教师应注重PPT的制作和使用方式,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辅助功能。在制作PPT时,应注重内容的简洁明了和视觉效果的突出;在使用PPT时,应注重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

3.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学习机会和体验。对于布置的任务和作业,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增强教学设计意识

教师应加强教学设计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拓展,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应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5.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畅通

学院与任课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能及时准确提供相关信息,如提供上课邀请码和上课链接,确保听课巡课顺利进行。


Copyright © 2024重庆对外经贸学院(CHONGQ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渝ICP备07002828号

联系我们| 站长统计| 网站声明